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京杂记·匡衡勤学

刘歆〔两汉〕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

译文

译文
  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名叫文不识,家中非常富有且藏书丰富。匡衡便到他家去做工,但从不要求报酬。主人感到奇怪,便问他原因,匡衡说:“我希望能遍读您家的藏书。”主人听后非常感动,便允许匡衡借阅他的书籍,匡衡因此得以广泛学习,最终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匡衡擅长讲解《诗经》,当时的人们都说:“要想听《诗经》讲解得好,就得请匡鼎来;匡衡一讲《诗经》,就能让人听得开心大笑。”这里的“鼎”其实是匡衡的小名。人们对他的敬畏和佩服到了这种程度,凡是听

展开阅读全文 ∨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军诗五首·其二

王粲 王粲〔两汉〕

凉风厉秋节,司典告详刑。
我君顺时发,桓桓东南征。
泛舟盖长川,陈卒被隰埛。
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
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
哀彼东山人,喟然感鹳鸣。
日月不安处,人谁获恒宁。
昔人从公旦,一徂辄三龄。
今我神武师,暂往必速平。
弃余亲睦恩,输力竭忠贞。
惧无一夫用,报我素餐诚。
夙夜自恲性,思逝若抽萦。
将秉先登羽,岂敢听金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共工怒触不周山

刘安 刘安〔两汉〕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王问治国之道

《说苑》〔两汉〕

  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谊也,爱之而已矣。民失其所务,则害之也;农失其时,则败之也;有罪者重其罚,则杀之也;重赋敛者,则夺之也;多徭役以罢民力,则苦之也;劳而扰之,则怒之也。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