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沈记室夜别

范云 范云〔南北朝〕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
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水漾桂香,晚风多清朗,楚山清幽幽,晓云映晨光。
托萧瑟秋风寄去异地的乡愁,在千里之外共对皎洁的月亮。
枝头凄冷怎能共折兰菊?猿啼哀号孤旅哪堪悲凉。
手抚松萝你当念我曾相依伴,采撷桂花我正思君文才无双。

注释
沈记室:指沈约,沈约曾在郢府(今湖北武汉附近)任记室参军,故成沈记室。
桂水:源出湖南蓝山县南,向东北流入湘江。澄:澄清。夜氛:夜气。
楚山:泛指湖南一带楚地的山峦。此句说楚山上空朝云清淡。
两乡:各处异乡。一指范云所在,一指沈约的去处。
千里分: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分别。这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范云十几岁时,其父范抗在郢府(今湖北武汉附近)任职,范云随侍其侧,年长其十岁的沈约也在郢府为记室参军,一见如故,遂相友好。八年以后,沈约转至荆州(今湖北江陵附近)为征西记室参军,两人分别。这首诗当作于此时,诗题中的沈记室即沈约。史称范云八岁赋诗属文,“操笔便就”,“下笔辄成”(《梁书·范云传》),这首诗就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诗的开头便以极平稳的笔调勾画出送别时静谧、安详的环境。“桂水”并非特指某一条水,只是用以形容其水的芳香。王褒《九怀》中有“桂水兮潺湲”句,王逸注云:“芳流衍溢,周四境也。”后人遂常用之,如陆云《喜霁赋》中“戢流波于桂水兮,起芳尘于沉泥。”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送沈记室夜别》是一首五言古诗,为一篇送别诗。这首诗通过对旅途情景的想象,表现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此诗以清丽之笔点明送行的环境,在抒写别情中,穿插点染秋风、秋月、寒枝、霜猿之类物象,于流转之中展开一个凄清的境界,显示出情景交融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南朝宋元徽四年(476年),萧赜主持郢州(今湖北武汉附近)军政,范云随父范抗在郢府,沈约与范抗同府,与比他年轻十岁的范云相识交好。几年后,沈约转至荆州(今湖北江陵附近)为征西记室参军,此诗作于两人分别之时。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齐梁体诗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52页
范云

范云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 48篇诗文  39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峡

郦道元 郦道元〔南北朝〕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颜之推教子

颜之推 颜之推〔南北朝〕

  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睥倪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诗

张融 张融〔南北朝〕

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
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