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
赵师秀〔宋代〕
朝来行药向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
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早为散发药性而漫步池塘边,久病竟不知池上风景已是深秋。
满树木犀花都献给了昨夜的雨,清淡花香随落花移到菊花枝头。
注释
行药:服药后散步以散发药性。
简析
《池上》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点明时间、地点与行为,造出一种清晨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次句说诗人在衰病之中竟不知时节转换;后两句以木犀在夜雨中的清香,以及这香气似乎转移到了菊花枝上的奇妙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丰富想象,是一种情感转移。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细腻,具有宁静冲淡之感。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刘克庄〔宋代〕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水调歌头·建炎庚戌题吴江
佚名〔宋代〕
平生太湖上,短棹几经过。如今重到何事,愁与水云多?拟把匣中长剑,换取扁舟一叶,归去老渔蓑。银艾非吾事,丘壑已蹉跎。
脍新鲈,斟美酒,起悲歌。太平生长,岂谓今日识干戈。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回首望霄汉,双泪堕清波!
伤仲永
王安石〔宋代〕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